icon-search

【茶葉知識】淺談比賽茶

【茶葉知識】淺談比賽茶

(圖片說明:長信名茶黃天勇參加「110年度白露茶(烏龍組)高海拔精緻茶分級評鑑金牌大賞」榮獲冠軍獎。)


今天來聊聊比賽茶。

「茶好喝和比賽會不會得獎是兩回事。」

資深茶人龔于堯在《 太初有茶 》第十二章開頭,既明確也曖昧地說道。

也就是說得獎的夢幻茶葉其實很差勁嗎?還是評選制度不公才導致這種說法產生?

其實不然,龔于堯在書中敘述了一段小故事。


一、鹿谷比賽茶的發揚光大──茶神與特等獎父子

民國68年,鹿谷鄉農會的春茶比賽,茶葉改良場的吳振鐸場長在講評時說:「有兩個茶樣,以我的能力,無論從外觀、滋味、香氣、湯色,實在無法分辨哪隻茶比較好,所以只能讓這兩隻茶並列特等獎。」

有趣的是,令眾人料想不到的答案即將揭曉。得獎的是一對父子,他們將同一隻茶分成兩個茶樣送去比賽,結過意外雀屏中選甚至兩版茶並列冠軍。吳場長因此被冠上「茶神」的名號,而鹿農所辦的比賽從此不再被質疑時否有評審不公的問題,鹿谷鄉的知名度也大大提升,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經濟榮景。

比賽茶讓民間的飲茶風氣起了變化,是大家有目共睹的。過去誰買了特等獎的凍頂烏龍茶都會上報紙,等同於免費廣告,趁機曝光自己家品牌。而得到特等獎的茶農把匾額帶回家掛在牆上,那種無形的榮耀與光環,十分利於自家茶園產製的茶葉。


二、品評標準是什麼?真的公平嗎?

「得獎的茶到底好在哪?我覺得另版茶更好喝啊!」就是個體間「我覺得、我不認為」的差異現象,決定了比賽名次的去留、好與壞的界線,品茗是主觀的,我著迷於焙味你也許獨愛清香。

難道只能瞎猜評審的口味,整批茶葉憑藉直覺製作嗎?其實品茶在每個階段都有所謂的「流行」,早期鹿谷鄉鹿谷農會將凍頂烏龍發揚光大,而近年比賽偏好清香型的烏龍,也成功扭轉了市場風氣,其實只要有跟進消費趨勢就不會出太大差錯。

況且大比賽都是請一群具有公信力的評審進行品評,以鹿谷農會比賽為例,第一階段先由鹿谷農會培訓的評茶團隊,進行初步篩選分級後,第二階段的複審再由茶業改良場專家再更進一步分級。茶改場內部的評審也有分等級,不是普通人想當就可以當的!至少要歷經過數十場大小比賽,每位評審都是靠經驗在說話,具有絕對的公信力。


三、比賽茶的無心插柳,歪一個打正著!

1、標準的追求與改良

茶湯顏色是否太深太淺、有沒有光澤通透,紅茶條索外觀好不好看、球型茶夠不夠緊結......每次篩選出新一批得獎茶,大家恨不得都抓上一把丟到實驗桌上,立刻將茶葉五馬分屍,再細細品嚐滿桌瘡痍,分析風靡今年的茶,其形狀或是焙火程度,謹慎找尋哪處留有新技術的痕跡......汲取新知,整裝待發後再回家繼續精進自己的茶藝,可以說比賽茶在無形中幫助了技術層面的切磋與提升。

2、品牌包裝興起

台灣最早期都是用棉紙簡單包茶,外表不夠吸睛之外也保存不易。中期雖然有開始運用真空袋技術,可美觀也不是這個時期所追求的,大批大批的貨,一成不變的包裝堆疊成山早已司空見慣。

直到比賽茶日漸盛行,隨之推出的精緻罐裝小盒流於市面,盒面上隨意一處只要標示了「xx農會xx獎」,身價哪個不是翻倍上漲,一上架就被秒殺。當然我們當不成老虎也要扮得像,包裝愈包愈小巧,還要學習聆聽市場需求、符合大眾喜好,可以發現茶葉相較以往正逐步走向精緻化道路。


不得否認的是,我們每一次的消費都會造成市場微幅波動,所有人集結起來要改變市場是不費九牛二虎之力的。從以前到現在的台灣,光比賽茶的盛行就默默帶來了許多好處,如果我們持續支持飲茶文化,不僅能夠推動當地經濟產業發展、促進觀光,讓社會有更多好的正面運作,也能讓茶產業順利伴隨時代洪流不斷超越、翻新。

長信名茶的老闆阿勇多年來參加過全國大大小小的比賽,每逢春冬比賽旺季,賽前準備從不馬乎,可以說一年比一年還要勤奮於焙茶技術的鑽研,一次比一次來得更加投入。發表這篇文章前採訪過勇哥,好奇他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情參賽。他答道:「龍爭虎鬥之下所得來至高的榮耀,固然令人嚮往,但我更專注在自我提升,每次都把目標放在更遠的地方,永遠把自己當作最可敬的對手,去勇敢挑戰。」


參考資料: 龔于堯(2018)。《太初有茶:與茶對話三十年》。活字文化。



下一頁

您的購物車目前還是空的。
繼續購物